摘要:信息系统集成特点:1、以满足用户需求为根本出发点;2、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工程过程;3、最终交付物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不是一个分立的产品;4、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5、技术是核心
信息系统集成特点:1、以满足用户需求为根本出发点;2、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工程过程;3、最终交付物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不是一个分立的产品;4、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5、技术是核心
系统系统集成分类:1、设备系统集成;2、应用系统集成
软件质量管理过程:1、质量保证过程;2、验证过程;3、确认过程;4、评审过程;5、审计过程等
系统开发方法:1、结构化方法;2、原型法;3、面向对象法
系统开发周期:1、立项阶段;2、开发阶段;3、运维阶段;4、消亡阶段
开发阶段周期:1、总体规划阶段;2、系统分析阶段;3、系统设计阶段;4、系统实施阶段;5、系统验收阶段
原型法特点:1、实际可行;2、具有最终系统的基本特征;3、构造方便、快速、造价低
软件配置管理:1、管理和计划;2、配置标识;3、配置控制;4、配置审计;5、发布管理和交付
软件开发环境:1、需求工具;2、设计工具;3、构造工具;4、测试工具;5、维护工具;6、配置管理工具;7、工程管理工具;8、工程过程工具;9、质量工具
软件过程管理:1、启动和范围定义;2、软件项目计划;3、软件项目实施;4、评审和评价;5、关闭6、软件工程质量
面向对象的概念:1、对象;2、类;3、抽象;4、封装;5、继承;6、多态;7、接口;8、消息;9、组件;10、模式;11、复用
统一建模语言(UML)是一个通用的可视化的建模语言,它是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的一种标准化表示用于对软件进行描述、可视化处理、构造和建立软件系统的文档
UML的设计目标:1、成为一个通用的建模语言,可供所有建模者使用;2、能够很好的支持设计工作;3、能够准确表达当前软件开发中的热点问题;4、尽可能简单的同时能够对应用系统的各个方面建模
UML的视图有:1、结构;2、动态行为;3、模型管理
UML的经验:1、迭代式开发;2、需求管理;3、控制软件变更;4、验证软件质量;5、可视化软件建模;6、以组件为中心的软件架构
面向对象的分析模型:1、用例模型;2、类-对象模型;3、对象-关系模型;4、对象-行为模型
面向对象的分析目标:1、描述用户需求;2、建立创建软件设计的基础;3、定义软件完成后可被确认的一组需求
面向对象的分析步骤:1、发现角色/参与者;2、发现用例;3、建立用例模型;4、进行领域分析;5、建立对象-关系模型;6、建立对象-行为模型;7、建立功能模型
软件架构:1、管道/过滤器模式;2、面向对象模式;3、事件驱动模式;4、分层模式;5、知识库模式;6、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管道/过滤器模式的优点:1、高内聚、低耦合;2、多过滤器简单合成;3、功能模块重用;4、便于维护;5、支持特定分析;6、支持并行操作
管道/过滤器模式的缺点:1、导致系统成批操作;2、需协调数据流;3、性能下降,实现复杂
面向对象模式的优点:1、高度模块化;2、封装数据隐蔽;3、继承性提供数据共享;4、灵活便于维护面向对象模式的缺点:对象之间的调用需要知道所调用对象的标识
事件驱动模式的优点:1、支持重用,容易并发处理;2、有良好的扩展性;3、简化客户代码
事件驱动模式的缺点:1、削弱对系统的控制能力;2、数据交换问题;3、逻辑关系变的更加复杂
分层模式的优点:1、整体设计清晰;2、支持系统设计逐级抽象;3、良好的扩展性;4、支持复用
分层模式的缺点:1、分层不易、各层没有统一正确的抽象方法;2、系统性能会下降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优点:1、客户机与服务器分离,允许网络分布操作;2、二者开发可分开同时进行;3、一个服务器可以服务于多个客户机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缺点:1、依赖于网络,成为整个系统运作的瓶颈;2、客户机要随服务器的变更而改变;3、以局域网为中心,难以扩展到广域网或因特网;4、数据安全性不好
软件架构设计总体目标:1、最大化服用;2、复杂问题简单化;3、灵活的扩展性
软件架构需要考虑问题:1、关系数据库与对象数据库的选择问题;2、用户界面选择使用HTML;3、灵活性和性能的考虑;4、技术的选择;5、聘请经验丰富的架构设计师
软件中间件:1、数据库访问中间件;2、远程过程调用;3、面向消息中间件;4、分布式对象中间件;5、事物中间件
WEB服务典型技术:1、传递信息简单对象访问团协议SOAP;2、WEB服务描述语言WSDL;3、WEB服务统计描述、发现及集成UDDI;4、数据交换XML
适合WEBservices:1、跨越防火墙;2、应用程序集成;3、B2B集成;4、软件重用
不适合WEBservices:1、单击应用程序;2、局域网上的同构应用程序
局域网最常见协议:1、微软NETBEUI;2、NOVELL的IPX/SPX;3、跨平台的TCP/IP
网络管理:1、网络设备管理;2、服务器管理;3、资源管理;4、用户管理
OSI用户管理标准:1、配置管理;2、性能管理;3、故障管理;4、安全管理;5、计费管理
相关推荐:
软考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