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信工程师交换技术自治系统间的路由协议:自治系统间的路由协议,又称为域间路由协议,是不同自治系统的路由器之间交换路由 信息的协议。1989年公布了边界网关协议(Border Gateway Protocol,BGP)。
7.3.4 自治系统间的路由协议
自治系统间的路由协议,又称为域间路由协议,是不同自治系统的路由器之间交换路由 信息的协议。1989年公布了边界网关协议(Border Gateway Protocol,BGP)。BGP的较新版 本是1995年发表的BGP-4 [RFC1771-1772],它已经成为互联网优先选用的域间路由协议。 在自治系统内部的所有路由器都要运行内部路由协议(如OSPF),从这些路由器中至少要 选择一个路由器作为该自治系统的代表与外部交换路由信息。这样的路由器称为BGP路由器,它们对内运行OSPF,对外运行BGP。BGP路由器一般都是边界路由器。
域间路由协议与域内路由协议的关系,如图7-24所示。
BGP的关键特性是它采用了一种叫做路径向量路由选择的技术。我们先对这项技术作一般介绍,然后研究BGP的一些细节。
1.路径向量路由选择法
rip中应用的距离向M协议和OSPF中采用的链路状态协议作为域间路由协议都不是很有效。在距离向量协议中,每个路由器都向其邻站播发一个向童,其中列出可达的每个网络,加上到这些网络的距离度最值以及到达这些网络的路径。每个路由器都根据其邻站的更新向最建立一个数据库,但并不知道各个特定路径上都有哪些中间路由器和网络。将它应用于域间路由协议时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距离向量协议假定所有的路由器都采用相同定义的“距离”度量,并用这个距离 度量值来判断路由器的选择顺序。但在不同的自治系统间情况并不完全如此。如果不同的路由器对于一个给定的度量陚予不同的含义,部么就不可能产生出稳定的、无环路的路由。
一个给定的自治系统可能会与其他自治系统有不同的优先级定义,它也可能会有一些关于禁止使用某些其他自治系统的限制政策。距离向擞算法无法给出沿途经过的各个自治系统的内部信息。
在OSPF的链路状态路由协议中,每个路由器都要向所有其他路由器广播其链路状态的度童值,每个路由器建立起完整的网络拓扑图后进行路由选择计算。这个方法如果应用于域间路由协议也有如下问题。
不同的自治系统可能采用不同定义的“链路状态”度量,也会有不同的限制。尽管链路状态协议确实要求路由器建立起完整的拓扑图,但不同自治系统中采用的度量定义不一样,要执行一致的路由选择算法是不可能的。
链路状态信息向所有实现域间路由协议的路由器进行洪泛发送要跨越多个自治系统,这很可能是无法管理的。
另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称为路径向量法,它舍弃了“距离”、“链路状态”等路由度量 信息,只是简单地提供一个路由器要跨越哪些自治系统到达各个网络的路径信息。这个方法与距离向最算法有两点不同:首先,路径向量方法不包括距离或代价的估计值;其次,每个路由信息块列。出路由器沿着某路径到达目的网络要经过的所有自治系统。
返回目录:
编辑推荐
通信工程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