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信专业智能网的概念模型全局功能平面:在这个平面上,智能网被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ITU-T在该平面上定义了标准可重用的基本构件块集合,即SIB(Service Independent Building Block)集合。业务设计者需要用SIB对业务平面的业务及业务特征进行详细设计,SIB本身与具体业务无关,如何通过多个SIB来定义一个业务,则通过全局业务逻辑GSL实现。
1.全局功能平面
全局功能平面(GFP: Global Functional Plane)主要面向业务的设计者。在这个平面上,智能网被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ITU-T在该平面上定义了标准可重用的基本构件块集合,即SIB(Service Independent Building Block)集合。业务设计者需要用SIB对业务平面的业务及业务特征进行详细设计,SIB本身与具体业务无关,如何通过多个SIB来定义一个业务,则通过全局业务逻辑GSL实现。
全局功能平面主要包含以下内容:SIB、基本呼叫处理(BCP)和全局业务逻辑(GSL)等。
1) SIB
SIB是与标准化的业务无关的构件块,它是在把业务分解成最基本的业务单元的基础上提出的。每次构建新业务只需将SIB按业务需要组合起来,因而可以快速、灵活、可靠地创建新业务,这是智能网方式与其他方式提供业务的根本区别。
为支持CS-1的业务及其特征,ITU-T明确定义了15种SIB,见表5.7。
每个SIB由一个逻辑入口,一个或几个逻辑出口来表示。图中的虚线表示流入流出SIB的数据参数,每个SIB需要两类参数,一类为动态参数,称为呼叫实例数据(CID),其数据随每次具体的呼叫而变化;另一类是静态参数,称为业务支持数据(SSD),主要是SIB在描述业务属性时所需的数据参数。
2) 基本呼叫处理(BCP)
基本呼叫处理(BCP)是一个特殊的SIB,位于SSP中,负责提供基本的呼叫处理能力,同时也处理智能呼叫。对于智能呼叫,BCP采用检测点触发机制,触发相应智能业务逻辑,此后BCP根据SCP中业务逻辑发来的控制命令进行接续处理。BCP包含一个启动点(POI)和多个返回点(POR),从POI上发出的消息将激活SCP中的某个业务逻辑,POR则返回了SCP发给SSP的各种呼叫控制命令,这两点共同构成了SSP中的BCP与SCP中的GSL之间交互的接口。
3) 全局业务逻辑GSL
根据确定的业务及业务特征将相关SIB组合链接起来,就得到了该业务的全局业务逻辑。GSL描述了SIB之间的链接顺序,各个SIB所需的数据,以及用于返回BCP的返回点POR等。图5.29中给出了一个采用SIB定义全局业务逻辑的图例。
返回目录:
编辑相关推荐:
通信工程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